(这作品集已经不再更新, 2015)
白林松的简介
白林松是一位屡获殊荣的跨领域的创新领导者和技术专家,他致力于通过创造既俏皮又有意义的身临其境的体验刺激人们日常行为的积极持续变化。他在悉尼大学以最高等级学士(First Class Honours)的成绩获得了他的计算机跨域设计荣誉学位,并因出色的研究成果被授予大学奖章。随后在2015年获得John Harsanyi杰出校友奖牌 , 是唯一获得两项悉尼大学最高荣誉奖牌的华人。他的作品曾在多个国际展会和会议上展出,包括“西南偏南 (SXSW)”和“生动的悉尼 (Vivid Sydney)”。白林松致力于为未来城市环境设计做出贡献,他强调嵌入式科技技术和智能基础设施在塑造我们城市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取自澳大利亚驻中国使领馆在北京设计周期间的介绍)
白林松的憧憬, 设计与研发的风格
有人这样评价你的创作:专注于创造趣味但又赋予意义的沉浸式体验。对此,我们要怎么理解?
我很直觉地希望设计和设计所处的空间能为人与人的生活带来玩乐与趣味。约翰·赫伊津哈所著的关于“玩乐行为”的经典著作《游戏的人》中也有强调,趣味性的行为在历史和文化发展中起着持续的积极影响。有针对性地让趣味性存在于设计的体验中,会起到一个积极的催化作用, 让观者更轻松地融入到体验中。所谓寓教于乐。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你跨域设计师这一身份中的“跨域”成分?你如何看待跨界这种现象或创作行为?
我近期比较趋向于将行为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设计驱动的创意及个性化科技结合到一起,最终为解决旧的问题提供思路并创造新的体验。因而, 为达到这个效果所需要的复杂但必要的中间过程会触及很多不同的领域。我不会刻意去关注研发过程触及了哪些领域,而是专注地想尽一切办法让这个结果顺利产生,这之间也许包括可能被架设的装置、需要编写的代码与算法、需要操心的作品辨识度或是恰当的艺术表达方式。我倾向于一种直觉化的表达——能将不同领域的专业背景在某种程度上有效地运用到一起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我相信在未来会看到越来越多的跨域设计师,但对我来说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务正业、无法专一。显而易见的, 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背景会为创意行业增加越来越多的动能及活力。我们发现,公共空间是你作品构成中必不可缺的一个要素。城市公共空间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城市公共空间就是未来的城市用户界面(Urban Interface)。随着成本不断降级的物联网科技和创新不断的可定制化互联网服务,未来城市公共空间智能化的节奏会超越我们今天互联网发展的速度。值得一提的是2014 年,也就是去年联合国发表的一篇关于世界人口调查的报告中总结道:未来30 年,地球上会有一半的居民生活在城市环境中。这是非常令人期待且充满潜能的。我现在在做的,不过是在将我的微不足道的积极能量尽可能地注入这个必然发生的进化过程中。(取自《新视线》杂志专访, CITY PLAYER-游戏的人, The Netherlands, 2015年11月, Issue 162: 180页)
联系邮箱: steven(at)sencity.com.au